 |
|
攀枝花市三合殯葬服務有限公司 聯系人:陳先生 座機:0812-2291777 手機:18980344222 骨灰盒批發 靈堂搭建
|
|
|
新聞中心 |
|
閆曉東的“菩薩”情
山東省濰坊市殯儀館共產黨員閆曉東,十多年如一日,在殯葬業這個特殊崗位上,用自己的真情和職業操守,熱心服務著每一個喪屬,成為一名告慰亡靈、撫慰生者“送行者”,被人們稱為“菩薩”。
閆曉東2010年從部隊復員后,來到市殯儀館服務部干了一名殯儀服務員,因為好學殯葬禮儀,很快成為單位業務骨干。無論是在單位,還是在城區醫院服務站,他都是用菩薩心腸行善積德,用溫暖守候在人生的**后驛站,用愛心撫慰心靈的傷痛,承受著難以想象的身心壓力,譜寫了一曲曲大愛的樂章。
閆曉東敬業奉獻,白天工作跑前忙后,換位思考,把喪屬的事當成自己的事,生怕為喪屬耽誤一點事情。即是晚上他到家也不消停,因為業務電話特別多,他為了妻子和兒女有個休息空間,從不與她們同房。自己睡到客廳沙發上,夜間在沙發上接著一個又一個電話,爬在在茶幾上記錄著信息再一一發給值班的同事,叮囑一定要做好“菩薩”事。
去年11月20日,他4歲的兒子過生日。翌日早妻與兒子起床后,兒子抹著沒大睡醒的眼晴,向媽媽“告狀”說,“媽媽,我過生日,爸爸都不來家呀!”媽媽早習慣了,笑了笑沒說什么,14歲的姐姐指了指茶幾和沙發,弟弟看到茶幾上有個蛋糕,還有幾句生日祝福語。再一看沙發呀,平坦的沙發上呈現一個綣縮的“人”字形。姐姐知道,這是爸爸常年睡沙發壓出的形狀,再一看媽,媽媽心疼的用手捂著臉,眼睛早**濕潤了。幼小的弟弟也懂事了,不自覺流下了淚水......
特別是“學黨史、悟思想、辦實事、開新局”以來,閆曉東更是用心用情服務,牢記初心和使命,扎扎實實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,把強烈愛黨熱情轉化為殯葬服務的具體行動,解決好服務對象的煩心事、揪心事。
在服務工作中,他用“工匠”精神****施策,做到“有求必應,無求不擾”,全面推行“保姆式”服務,幫助服務對象紓困解難。今年4月10日,在中醫院服務站值班的他收到服務對象送來錦旗,上寫“慰藉生命、盡職盡責,細致服務、感恩相助”。
事情是這樣的——一天,正在值班的閆曉東接到醫院電話,到病房接收一具遺體,逝者沒有家屬,只有一個朋友在陪床。這朋友告訴他,逝者黑龍江戶籍,2016年與妻子離婚,有一子隨女方,但女方已失聯多年,這人在濰坊沒有任何親屬關系。閆曉東知道,沒有親屬遺體不能火化,便動員這個朋友通過黑龍江公安局、民政局尋找親屬,**連“12345”也求助了,但一直未果。**后,這朋友無奈地說,“我不管了,反正已經仁至義盡了,我墊付的5000多元住院費也不要了!
朋友不管,但閆曉東必須管,即使“無求不擾”也要管,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“急難愁盼”問題。因為他諳知,從單位考慮,遺體不火化長期存放,必將占用單位資源。更重要的,群眾利益是****位的,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****位置,因為逝者在濰坊有一套房產,找不到親屬**無人繼承呀。高度責任心的他便打“110”求助,后到奎文區東關派出所通過公安綜合運用信息系統,終于找到逝者前妻電話,但警官打電話對方始終不接。
“好事要辦到底呀”,他利用早上、中午、晚上不同時間段,拔打這個既“熟悉”又“陌生”的電話,一次不行**兩次,一天不接**兩天......他決不言棄,相信這個人總會接電話的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**后女方終于接了電話,閆曉東說明事由后,女方非常驚訝并感激,還****時間聯系到了逝者親弟弟。
原來,她離婚后為了避免前夫糾纏,斷絕了一些不必要的社會關系,帶著孩子隱姓埋名在濰坊生活,陌生電話一概不接,后被閆曉東的執著所感動,無意中接了這個電話。
在市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,女方及逝者弟弟來市殯儀館將逝者遺體火化。家屬一遍一遍道謝,“要不是你們,我們都不知道這件事,多虧了你們,我們才來為他送行!比涨,滿懷感激逝者親屬特地趕到中醫院給閆曉東送錦旗,稱他為民辦好事,熱心人辦“菩薩”事。
是的,閆曉東把情柔進了365天送亡者去天堂的路上, 把愛撒在了為喪屬服務中, 用自己樸實的行動, 譜寫著濰坊殯葬夢中**美麗的篇章。
(新聞轉自“中國殯葬協會”官網) |
|
|
|